26.第二十五章 :日报社的艰难抉择(2/2)
但若贸然撤版,很难在短期内填充版面,因此,这件事还要好好商议。”
无奈叹了口气,杜文博继续征求意见,“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我认为余总说得有道理,人物资源不比其他,是有限的,而新闻报道却不能停止,所以我建议,拿出一个月的缓冲期,逐步撤去‘每周新闻人物’版,取而代之以更加贴近民生百姓的内容,诸如‘芜平轶事’、‘百姓说法’等。”为了缓解余凯带来的尴尬气氛,记者部主任王民辉连忙说道。
“我觉得不妥。”很快,编辑部主任齐海昌提出了反对意见,“前一段时间,有几家报纸扎堆做民生栏目,由于标准不统一,把关不严,一味追求报纸的吸引性,结果出现了流俗倾向,这一点,市委的新闻宣传会议已经公开批评过了。”
紧接着,其他与会人员,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路杰,你什么意见?”见双方坚持不下,杜文博又询问左侧的柯路杰。
“我个人建议,‘每周新闻人物’板块暂时不要撤,首先,这是《芜平日报》独有,且做了多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次,新闻人物的匮乏只是相对的,只要我们适当放宽标准,可选择的新闻人还是很多的。”柯路杰说道。
“路杰,你该不是又要提你那老点子了?”柯路杰话一落音,还未等杜文博表示,一旁的余凯忍不住插言了,且语调十分厌倦。
“没错。”见状,柯路杰干脆承认。
“路杰,如果你固执己见,我也一样。”提及这个话题,方才还死气沉沉的余凯,情绪忽然变得有些激动,“我始终认为,报纸媒体应该宣传正能量,在政府舆论引导下开展宣传工作,而不是把炒作和噱头放在首位,一味追求吸引力和读者数量。新闻人物的选择也是一样的,有过污点的人,哪怕再有知名度,《芜平日报》也不能采访!因此,你提议的那个人,我仍不同意采访。两年前,为了《芜平日报》,我已经做过一次让步了。这一次,我不会再让步。”
没有想到柯路杰的建议遭到余凯的坚决反对,会议现场一时陷入了僵局。
明通信息咨询公司董宵办公室
就在日报社的讨论会议进入僵局之时,尚未摆脱疲惫的郭弘明,又带上了得力队员,第二次走进了这个房间。
“郭队长!?”很明显,郭弘明突然造访,让董宵很是吃惊。
“董先生,再次打扰了。”郭弘明依旧露出了沉稳的微笑,但眼神中,却流露出了更复杂的东西。
“郭队长说哪里话,”局促地笑笑,董宵很快恢复了自然,“您一专业的刑侦队长,能来我这业余公司,可是我的荣幸!”
这次,没有理会董宵的客套,郭弘明很快收起笑容,直接将照片摆在董宵面前,“董先生,这些照片,都是从咖啡馆近期视频中取的截图。无疑,照片中,和你董先生对面而坐的,就是李光达!事情很明显了,董先生事先没有对我们说实话!这次来,就是想给董先生一次解释的机会!作为芜平市的公众人物,董先生应该知道,配合刑侦人员办案,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显然,郭弘明的气势,压住了董宵。这一次,轮到他被动了。
“那么,对这些照片,董先生应该给我一个说法吧?”郭弘明缓慢而有力地说。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