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三十二章 :一桩两年前的旧闻(2/2)
董宵与‘夜行者’在同一时间地点上过,也不能证明,二人就是同一人,如同黄金劳力士表的分析,毕竟在同一时间地点上的人,远不止他们。所以,尽快取到董宵与钱红直接联系的证据,才是最重要的。”
“我知道,不过……”轻叹了一口气,叶惠宁漂亮的额头开始微微皱起,“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董宵和钱红都蛰伏不动,上也是毫无动静,完全就是被隔绝的两个人,若想取到他们直接联络的证据,恐怕……”
“不要气馁,只要交往事实真的存在,二人就不会一直维持现状,尤其是钱红。”看着有些沮丧的叶惠宁,陈涛不禁鼓励道,“打个比方,比如你就是钱红,丈夫死了,热恋的却突然与你断绝了联系,且不知对方何时才会重新联络你,你会有什么反应?会一直这么平静的生活下去吗?”
“我懂了,陈队,是我太心急了。”经由陈涛的提醒,叶惠宁顿时又信心满满了,“下一步,我会着重关注钱红,相信很快就能有线索!”
又是微笑地点点头,陈涛的眼神中,满是对下属的鼓励。
“陈队,刚才遇到轮子了,听他说,纪伍申的案子也很麻烦,如果人手不够,我可以兼顾……”
“暂时不必了,任务都分派下去了,案件调查正在展开,你还是重点跟着李光达的案子吧,两起都是恶性杀人案,都不能放松。”虽然陈涛的语调很平稳,但他焦灼的眼神,却已经无法掩饰了。
4月8日
芜平日报社记者部王民辉办公室
“吴警官,你询问纪伍申的负面情感新闻,我当然记得!那件新闻,还是我亲自撰的稿!”提及两年前的往事,王民辉还记忆犹新。
“那件新闻影响很大,芜平市民都知道。可新闻具体是怎么出来的?其发布细节,还请王主任详细说一下情况。”吴昊伦客气地提出了请求。
“其实吧,这事说来惭愧。”没想到,提及这个话题,王民辉的表情忽然变得很尴尬,“作为新闻人,我心里非常清楚,那件新闻,炒作的成分非常大,而纪伍申的作为,也没有公众理解的那么不堪。”
“王主任,此话怎讲?”吴昊伦忍不住问。
“据我了解的情况,新闻的女主角,是纪伍申的大学同学,也是绿风集团一大客户的太太,因为生意关系,纪伍申遇见了他这位女同学,于是,两人有过几次单独的见面,都是在咖啡馆或是西餐厅里,无非是叙叙旧,并没有发展成什么见不得光的关系。不过,碍于女同学已婚,且丈夫还与绿风有生意往来,因此,二人单独见面的新闻一经曝出,还是引发了不小的影响。”王民辉详细介绍说。
“既然只是普通的会面,日报社怎会着重爆料此事呢?再者说,芜平日报向来不以此类新闻为报道重点,又为何会特别关注纪伍申呢?”聪明的吴昊伦很快发现了事情的重点。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