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第四十四章 :被遗漏的报纸板块(2/2)
细核对了两遍,确认无误后就直接进行了排版。正因为如此,后期的审核,也就不再关注了。”
“你对报纸模板进行初审时,对这则‘寻人启事’还有印象吗?”郭弘明接着问。
“这……好像有些印象……”努力回忆着,李叶缓缓说道,“当时的‘寻人启事’好像还是原稿,我记得扫了一眼老人的照片,就是这位失踪老人的。”
“确定吗?当你初审的时候,版面还没有被更换?”郭弘明进一步问。
“基本确定……但没有百分百地把握……”面对郭弘明犀利的目光,李叶禁不住有些发怵,“只是匆匆扫了一眼,我真的记不清了……”
“郭队长!抱歉,我来迟了!破案工作有什么需要,你尽管安排!”就在这时,急忙赶来的余凯快步迈进了编辑部。
“余总,你来得正好,有关这则‘寻人启事’,我有问题想问你……”很快,郭弘明将相同的疑问抛给了余凯。
只可惜,余凯的回答,与齐海昌如出一辙,终审时,根本就没有关注“寻人启事”。
对这个答案,郭弘明并不意外。对报纸的审核,自然是越到高层,就会越集中,也会越粗略,这是很正常的。
简单理顺思路之后,郭弘明继续发问,“那请问余总,除了你们三位,报纸模板成型后,谁还会有机会接触并修改模板?”
“在报纸正式印刷之前,能够登录日报社内资料库的人,都有机会修改,换言之,日报社每个人都有机会。”余凯很快就做出了回答。
“每个人都有机会?!这是怎么回事?”听到这个答案后,郭弘明很是惊讶。
“是这样的,芜平日报社拥有自己的内管理系统,所有的工作程序,包括记者投稿、编辑修改排版、校对校稿、总编审稿,都是通过内资料库进行的。具体来说,外出采访的记者首先要将成型的采访稿件上传到资料库,继而由负责编辑登录资料库进行修改排版,此后再经由校对人员校对,最后是我审稿,而这几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定,并且完全通过上流程,不留纸质资料,除非有突发新闻或其他特殊情况,否则一切都会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对报社的内系统,余凯做了简单的介绍。
“余总审核的模板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郭弘明还在追问。
“应该是昨晚九点左右,具体时间记不清了,不过报社技术部那里都有报社人员的登录内记录,郭队长一查便知。”余凯说。
“余总再认真回想一下,你进行终审时,这则‘寻人启事’究竟有没有被替换?”不甘心余凯最初的答案,郭弘明再一次提出了疑问。
“这个……”在郭弘明的追问下,余凯只好再次回想当时的情景,终于,他眼前一亮,急忙开口道,“我记起来了,当时的‘寻人启事’是初稿,不是最终登报的这一则!”
“余总确定吗?!”听到新的答案,郭弘明也为之一振。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