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四十七章 :无法确定的说谎者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ot;&ot; =&ot;(&039;&ot; =&ot;&ot;

    “如果所有的路子都走不通,也只有这种可能性了。给 力 文 学 网 ”话题至此,陈涛忽然想到了郭弘明的任务,急忙询问道,“差点忘了,日报社方面什么情况?‘寻人启事’究竟是怎么见报的?”

    “调查情况是这样的……”紧接着,郭弘明便把所了解到的一切告知了陈涛。

    “又是赵毅阳?”与郭弘明一样,听到这个名字后,陈涛也是眉头一皱。

    “离开日报社后,我亲自去过赵毅阳的住处,并检测过他的私人笔记本电脑。”郭弘明继续汇报说。

    “结果如何?”陈涛问。

    “没有凌晨上的记录。”郭弘明回答。

    “有没有可能,是他人冒用赵毅阳的登录名进入报社内?”陈涛假设到。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郭弘明客观分析道,“经了解,凡是报社人员,都会分配到一个内登录账号,账号名称即人员姓名,初始密码皆是六个零。按照报社的规定,账号投入使用后,由使用者自行修改密码,但由于内中都是共享资料,不存在或是涉密信息,所以,许多人干脆没有修改密码,初步统计,大致有三分之一的报社人员,在使用着‘六个零’的初始密码,赵毅阳便是其中之一。因此,他人很容易借助这个账号进入到报社内中。”

    “如此分析,能够进入内的,至少是报社内部成员,是吗?”陈涛进一步推测。

    “还不能确定。”对此,郭弘明如实说到,“经查,芜平市许多公司企业乃至报社媒体的内系统,都是由固定几家络公司建立维护的,姓名账号搭配六个零的初始密码,并非芜平日报社的专利,如果是熟悉此类内管理系统的人,同样可以利用赵毅阳的账号进入报社内。”

    “这么一来,排查范围就扩大了许多,工作难度也加大了不少。”得知情况后,陈涛有些忧虑地说。

    “依照我个人的看法,凌晨时分登录内的人虽然可疑,但也不排除是作案者的障眼法。”这时,郭弘明又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

    “你怀疑前面三个人说了谎?”很快,睿智的陈涛就明白了郭弘明的思路。

    “是。”郭弘明直言不讳,“虽然李叶、齐海昌、余凯三人都否认修改了‘寻人启事’,但他们谁都拿不出证据证实自己的话,而我们也无法证明‘寻人启事’究竟是在哪一个环节被替换的。所以,我认为他们三个都有嫌疑。”

    “理论上的确如此,但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是李叶,或是齐海昌替换了‘寻人启事’,在模板没有进行终审之前,他们难道不担心,自己的行为被发现吗?虽然启事版面具备独立性,不易被发现,但谁也不敢有完全的把握,不是吗?”陈涛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