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这年月,还有我这么雷锋的人么(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幕弹而已。

    不过唐欢现在的五百亿美金资产如果还是老样子去做外汇保证金或者去做期货要撬动一百倍甚至十倍的话也是不太可能的了。因为美国政府已经全力动对日本的狙击不可能再借给陈彼得或者唐欢这么多钱了而借不到钱也就等于杠杆无从翘起也就是说不可能给上千亿美金让唐欢去拿去翘了所以他只能老实的做实盘顶多是玩个对冲基金。

    也正是由于市场上地美元短缺所以这五百亿要想通过美元玩日元。唐欢竞争不过也没法一次性投放所以为了利润最大化他开始反相投资也就是真正的把美元换成日元投资日本。

    陈彼得在结束狙击后跟唐欢的电话开始频繁起来几乎每天都要打上四五个小时来谈论关于如何在日本反向操作的事情。

    唐欢的计划是暗地里的四百亿美金在广场协议签订之前就分批一次十几亿美金的投入日本市场而这个投资计划从六月份就已经开始实行。

    投入日本的资金。全部用来购买价格还很低廉的股票跟地产股票主要集中在价格便宜的不像话地地产公司以及中小型银行而地产则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以东京为主。

    由于日本没有多少黄金储备特别喜欢大量吸纳外汇也就是美元当作本金。所以陈彼得这样用大量美元进入日本市场。自然是大受欢迎同时日本这时候还是以制造业为主对于地产跟股票的大量资金涌入也是持欢迎态度毕竟这样就等于没有冲击日本最为关注的制造业而外资投资地产跟金融业也能够带旺日本经济转而刺激制造业跟经济增长。他们自然是乐见其成。

    没有经历过这个时期。外人是很难理解此时日本对于外汇的渴望程度可以这么说。只要肯拿来美金投资喊你亲爹都可以要是数目够大喊你爷爷都没问题。

    1985年六月份到九月初的时候唐欢所有的幻星控股、美林投资银行、苏黎世创世银行、旗下劳合银行、再旗下渣打银行甚至包括各自公司银行手下乱七八糟多达五十多家投资公司已经先后在日本投入三百多亿美金的投资。

    这三百多亿美金进入日本全部变成十二万多亿日元然后这笔庞大的资金就开始在日本大手大脚的进行了收购。当然其他6续地资金还在继续进入日本争取在九月中旬之前要在日本投入四百亿美金。

    由于钱多花钱也就大气了很多不过由于又要低调所以这花钱也是很费了陈彼得一番思量。

    截止到1985年9月初的时候十几万亿日元也才花出去不到八万亿日元。八万亿中的六万亿主要是集中在股票市场特别是金融业的股票市场。他目前已经全资收购了日本十家中型银行五家金融投资公司又百分之五十一控股两家大型银行在三菱住友等巨型银行里也购买了大量股票。

    另外的两万亿日元则购买了大量日本地产公司股票。其中全资持有十家中型地产公司控股三十多家大中型地产公司同时又利用这些控股的地产公司跟日本地其他银行大量贷款然后利用贷款在东京跟大阪大肆收购土地。

    这些收购后地地产公司会通过贷款购买土地然后买来的土地再贷款出去再买新的土地利用这种滚动收购模式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等城市的繁华地段的土地几乎都已经收购在手。也就是说尽管投入两万亿日元但实际上已经拥有了经过五万亿日元的土地当然这其中大量都是负债也就是说万一土地贬值这通过贷款而购买的大量土地资产就会立刻血本无归收归银行跟政府所有。不过唐欢对此很有信心而陈彼得对唐欢有信心所以最终也就继续这么冒险了下去。

    陈彼得的收购还在继续。而以后地投资主要将会继续集中在金融方面特别是银行业。因为他记得广场协定签订之后前期升值最快地就是金融业特别是股票股票升值之后才带动了地产升值。

    所以说先投资日本的金融业日元升值之后。跟着美国人对日本赚取大量差价等日本将来地土地开始出现升值苗头了再通过到手的银行金融业股票购买土地那时候才会利润最大化。

    尽管后来日本的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在91年之后倍受打击长期萎靡不振但这是因为这些银行大都是在本国国内呆着可他却没有这个顾虑到时候早就卖吧吧换钱走人了剩下的烂摊子给日本人自己收拾去吧。反正他们对这个很有爱的不然也不会到后来死撑着不破产纯粹自己找罪受。

    据说在日本亲自坐镇的他每天都在苦恼怎么才能把预定的钱给花出去而又不引起太大注意。这当然不可能实际上陈彼得这些资金在日本已经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地风暴只不过由于陈彼得控制的投资方公司太多分担了注意力任何公司都不知道具体投资人是谁所以这才没有过分担忧。

    日本的普通民众只是觉得外资来的太多太快了点。尽管有点不高兴但想到能进来大量外资总体上还是很高兴日本人这时候头脑还相对灵活没有所谓收购就不好的意思在他们看来。收购了公司就获得了外汇。有了外汇自然可以更大规模的扩张或者另起炉灶反正不吃亏;而日本的金融界高层则怀疑这是美国授意的行为尽管有些担心但却对这种行为保持一种放任的态度毕竟规模太大了害怕万一干涉会引起政治方面的不必要麻烦。反正他们认为这也就几百亿美金地进入。面对日本庞大的外汇来说。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基本上陈彼得的这些收购并没有去收购那些摩天大楼之类的标志性建筑。而是更多的集中在待开的住宅用地以及工业用地这样一来是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收买更多的土地另外也是避免引起日本人的方案警惕。前世日本人在日元升值之后购买了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就引起一片抵制这可是前车之鉴。所以赚钱不妨悄悄地高调就不要了。

    在陈彼得这么悄悄而又狠辣地进军日本股票跟房地产市场的同时唐欢在香港这边的明面业务也开始高调进军日本房地产业。

    这其中以新展银行以及新展银行的香港策略控股为核心旗下怡和置地以及其他新新闻、星光电视等所有属于唐家控股的公司开始了大规模的贷款。

    唐家最大地贷款方就是中国政府。唐欢以旗下所有地优良资产为抵押跟中国政府贷了一百五十亿美金的贷款而一百五十亿美金这可以说是唐欢目前在香港明面上的所有身家了。

    贷款了一百五十亿之后唐欢又开始把这些钱全部投入到日本股票市场上大量收购日本的地产股跟金融股不过唐欢这次在股票市场没有继续走陈彼得那种控股的路子而是实行分散投资。也就是说这一百五十亿的投资全部都不是最大股东。当然其中有过七成的资金都是购买了陈彼得已经控股的金融股票。

    面对唐欢地这种大胆举措香港大部分人都大吃一惊因为他们不能理解唐家现在已经这种身家了居然还敢这样冒险。毕竟这种行为也就意味着万一唐欢在日本地股票投资失败比如贬值那么由于这大部分都是贷款此后唐家就会血本无归立刻被打回原形。通常这种全力搏命的状况大多数资产不厚地情况下才产生而唐家现在已经是香港举足轻重的家族了王慧琴也已经是香港富根本犯不着再搞这么惊心动魄的决斗。

    也有人认为这是唐家亲大6想要把资产过给大6方面不过很快就有人驳斥因为如果想要给大6直接给就是或者贷款后在大6投资犯不着上日本去投资毕竟这贷款可都是美元外汇啊中国大6现在的外汇一共才不到两千亿这一下子接近十分之一出去这也够魄力的。

    唐家这次投资万一失败得利的还是日本就算中国政府借此收回唐家在香港的资产但也是得不偿失因为那个时候由于唐家投资失败必然会引起跟唐家有关产业的股票下跌并且银行也会跟着挤提从而让以银行为主的唐家资产迅缩水。所以说要是唐家的投资失败了中国大6这一百五十亿的投资也等于是变相缩水至少在很长时间内是不会收回成本的这对本来就外汇储备不高的大6来说并不是个好买卖。

    “没法子啊。”想到这里唐欢摇了摇头“谁让国内政府太过谨慎呢我早都把情况分析清楚了也要求大家一起去日本财可他们还是不敢拿外汇去日本博。想想也是前世的中国貌似也没怎么在日本这次升值危机中下手以前我还以为是中国政府被日本人迷惑了要继续搞什么一衣带水中日友好现在看来纯粹是外汇储备少底气不足决策方面又太官僚有诸多扯皮不够大胆啊。国家大了的确要谨慎可太谨慎了也就失去很多机会。”

    “不过这样也好。”唐欢耸了耸肩膀“既然你们不敢那我就利用我的东西作抵押借用你们的外汇去展这样倒霉是我一个赚钱就大家嗨陪……靠我怎么觉得我越来越像后来的房地产开商了这年月还有我这么雷锋的人么?”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