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太监(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眼根本没看明白示意老杨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这是三行六字篆书官款大清雍正年制。”老杨说。

    “这东西全名应该叫雍正斗彩折枝花卉纹如意耳蒜头瓶。”老杨开心的说一边说还一边轻抚着瓶子。

    “啥啥斗彩还如意的了?”杨妈问。

    “斗彩啊这玩意是明朝一个叫宣德的皇上明的你们看到那个青色文饰了嘛那是青花还有绿的、红的、黄的简单说吧就是不同的颜色在一块儿有如争奇斗艳一样所以叫斗彩了。如意耳呢是一种称谓管这种象条龙一样的耳朵叫如意耳。”老杨说。

    “你们看看这文饰多棒啊折枝花、缨络纹、缠枝莲、蕉叶纹太棒了太棒了啊。”老杨一边说一边赞叹同时拿出放大镜和手电又看了半天。

    “真的假的啊反正我们不懂这玩意能值钱?”老杨妈问。老杨点点头没工夫理自己老娘的问题。

    “你要说这是清的倒真有可能那年是8几年吧村东头修路歪出一个墓里面一堆这东西那阵穷啊也不懂村长一开会合计着把东西按户数分了所以每家都有个一两件。咱家以前也有一碗结果让你小时候给摔了我记得好像是有你说的这个什么款儿不过不是这么多颜色的就是黄色的碗里有条龙当时你给摔了我还打了你一顿呢。”老杨爸说。

    “可不是嘛当时挖出来的时候还一骷髅架子呢吓死个人要不是当时家里穷不富裕谁要这玩意儿啊。听村里老人说那个墓好像是个什么清代什么什么印太监的墓。”杨妈说。

    “什么印?清代掌印太监墓?”老杨想了想说。

    “对对好像就是什么掌印太监的墓。”杨妈说。

    “没可能啊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都是明代有的说白了一个帮着给皇上盖印一个帮着皇上起草文件。后来因为他们掌握了这两件东西权势太大了电视里演那个大坏蛋魏忠贤你们知道吧就是掌印太监。后来清朝灭了明朝清朝皇上觉得这制度不中所以费了这个制度连带着把司礼监都费了立了军机处由一个集体帮着皇上劳心费力而不是某个太监了。这东西明明是雍正的不可能是掌印太监墓啊。”老杨说。

    “这我们就不知道了都是老人传下来的事儿。”杨爸说。

    “爸你说咱村里每家都有几件这个墓里出来的东西?”老杨问。

    “是呢以前咱村才多少户啊现在人多了以前家的基本都有。”杨爸说。

    “那个爸你看能不能回头咱把这些东西给敛过来啊。细细。”老杨说。

    “这东西真值钱?问题咱怎么敛呢。”老杨爸问。老杨爸是活分人儿要不在村里也不会最快盖起二层楼有钱不赚那是王八蛋。

    “你们爷俩啊真都掉钱眼里了不过要真能赚钱也不是不能办不行我就拿点东西挨家转转聊聊天估计就能拿过来啊你想啊他们都拿这些东西干吗啊谁当个宝啊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谁知道还有几件啊。”杨妈说。

    “妈还是你行下午我出去去镇上买点烟酒茶的回头你就拿东西去转悠转悠吧。哈哈。”老杨开心的说。

    于是下午的时候老杨开车去了镇里。

    在镇上老杨采买了一些东西准备用来当饵嘻嘻。都弄好了老杨琢磨了一下开车去了图书馆。

    老杨翻开了地方志查查到底有没有一个有名的太监埋在自己家乡这边儿。查了半天终于是让老杨查到了。

    据地方志记载埋在这儿的太监叫苏培盛雍正藩邸近侍深得宠信破例获赏当铺。甚至于庄亲王、弘历、弘昼等人前颇为不敬为乾隆帝所斥。雍正元年正月十七日时任懋勤殿领太监雍正五年八月廿二日记载中的官职变为副总管太监此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直到雍正驾崩官职都是总管太监。应是雍正亲近的得力太监。

    怪不得怪不得啊原来是他如果是这样整件事就解释的通了财喽财喽。

    老杨兴冲冲的回了家把东西交给老妈然后跟他们说了一下自己查资料的结果老杨父母也是唏嘘不已。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