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等待省队选拔结果(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车,上路行驶,发动机声音基本正常,交予用户骑行。

    维修工考虑到活塞与气缸及活塞环全部更换,至少要经过500 km的磨合,才能投入正常使用,故关照用户须在中速状态下行驶。

    数天后,用户在骑行过程中感觉发动机温度仍然很高,摩托车只能在30 km/h左右速度下行驶。

    稍加点油门,发动机右曲轴箱盖便会发烫,不能用手触摸,且在气缸中部发出异常声响。

    若在此车速状态下骑行一段时间,气缸内的声音会更高。

    由此推断,原来隐藏在发动机内部故障隐患仍未彻底排除。

    用户上次修车是在无法行驶的情况下,途中临时找的维修小摊,回过头再去寻找,已经看不到了。

    询问附近小吃店得知,这是个流动修理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这里。

    无奈之下,用户只得另找一家正规的维修站作仔细检查。

    他向维修站反映,现在该车只要连续行驶3 km以上,发动机动力就会急剧下降,气缸内发出异常声响。

    待发动机充分冷却后,再行起动时,仍然如此。

    维修工驾驶故障摩托车试骑数km确认该车发动机存在严重的过热现象。

    发动机过热故障的原因较多,维修人员先检查发动机配气正时和左右缸进、排气门间隙,将曲轴分别转至左、右缸压缩冲程终了时的位置。

    检查磁电机飞轮上的“|TL”和“|TR”左侧刻线,分别对准左曲轴箱盖上的指示孔标记,以及正时链轮上的两边刻线相对于气缸盖上平面,全部准确无误。

    进排气门间隙也均在0.05 mm 左右,说明发动机配气正时和气门间隙没有问题。

    接下来,维修工将摩托车中撑支起,旋开右曲轴箱盖上的油标尺,检查曲轴箱的润滑油量,在油标尺的上下限之间。

    用户反映,加注的润滑油粘度为SAE—10/30,沾少量机油捻在手指上,感觉其粘度较稀。

    维修工询问用户使用的润滑油情况,用户介绍说,他骑行的摩托车加的润滑油全部都是朋友送的,不记不清楚有多长时间没有更换了。

    为此,维修人员先更换摩托车专用优质四冲程润滑油,再上路试车,感觉发动机动力稍好一点。

    骑行不多远,停车检查发动机右曲轴箱盖,还是比较烫手,说明过热故障的根源不在润滑油本身。

    维修人员考虑到发动机工作原理中,如果可燃混合气过稀,也会使发动机因燃烧时间延长而过热。

    决定检查一下化油器浮子室油位,将化油器浮子室放油螺钉旋松,放净空气后,使浮子室的放油橡胶软管端口朝上。

    其燃油在化油器本体和浮子室结合面向下约3 mm处冒出,说明油位基本正常。

    拆下火花塞,其电极颜色为棕红色,说明可燃混合气基本正常,过热故障的原因不在此处。

    旋出机油标尺,查看曲轴箱机油油位在中限位置。

    沾适量洗洁净于进气管及与气缸盖结合部位,起动发动机,未发现有漏气现象。

    那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隋老师顿了顿看了看大家。

    大家都看着隋老师,没有吭声。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