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世博:“迄今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应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沈笑夫继续网上冲浪,读到了一片有意思的文章——《世博:“迄今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应用》:

    **************

    从2006年开始,沪上市私人购买车辆的增长率一直以20%的速度逐年递增,截止到去年(2009年)年底,已经注册的机动车数量为243.4万辆,这其中还不包括在上海挂外地牌照的部分车辆。

    车辆在给市民带来交通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

    据测算,沪上市区污染源的66%都来自机动车辆,其中有机物占90%,还有26%的是颗粒物。

    因此,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对促进沪上汽车交通能源结构调整和城市交通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沪上也由此成为国家首批13个试点城市以及全国五个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之一。

    沪上市政府针对“十城千辆”计划制定了详尽的方案。

    其中,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产业基地、三个服务体系、五个应用示范区。

    到2012年,沪上市公共交通的示范规模,要达到4417辆新能源汽车。

    整个示范规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以世博会为契机,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

    第二,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继续扩大示范运营。

    【开世界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应用先河】

    早在世博会尚未开幕之时,沪上市政府与国家科技部就共同提出了“沪上市2010年世博会在园区内实现公共交通零排放,在园区周边实现公共交通低排放”这样一个目标。

    根据规划,世博会期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用量为7辆,在园区内越江线公共交通为120辆,成为世博园内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在世博大道上,用超级电容公交车61辆,以及燃料电池公交车6辆;

    在两条辅助公交线路上,用燃料电池观光车100辆,纯电动公交车130辆;

    在园区内世博行政中心,用的纯电动场馆车140辆,在园区外有90辆燃料电池轿车,混合动力车500辆。

    所有新能源汽车在世博会期间,约运行四个月,目前来看运行情况良好。

    按照原来的规划,世博园区内的地面公交占40%运能,但实际上,承担了66%的运能。

    也就是说,原本定位于示范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已经远远超出了示范功能,已然真刀实枪地承担园区的客流运送任务。

    世博大道上的超级电容大巴,每天运营时间也从早上8:00至0:00,同样截止到上月底,载客2000多万人次,总行驶里程65万多公里;燃料电池观光车的运行时间为每天20:30至22:00。

    由于燃料电池的加氢车只能夜间进入园区,所以燃料电池观光车也只能夜间加氢。

    由于燃料电池观光车在园区非常受欢迎,因此,6月份又增加了纯电动的观光车。

    燃料电池大巴从5月18日开始在世博大道线上运行,最初它的目的主要是实验和数据采集,每天上午9:00入园,下午3:00出园,单车每天运行40公里。

    燃料电动轿车也成为世博园的亮点之一。

    其中以上汽荣威(微博)品牌为主,按照行政中心的安排,作为贵宾车参与世博接待,在世博园区附近运行。

    总之,目前整体情况运行良好。为了保障世博会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行,在世博附近专门建了一个加氢站,可以同时加注4辆轿车和2辆大巴。

    同时,又有两座移动加氢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