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二十集第二章 鸦兵撒星阵是著名的鸠蛮族大英雄怯尔不提所明的一种骑兵战法鸠蛮人曾经凭此战术在草原上纵横驰骋百战百胜从而越胡狼人成为草原第一强族比之今日的沃萨人还要威风。

    可惜怯尔不提突染怪病而英年早逝鸠蛮族也很快盛极而衰跌落原形。此阵虽流传下来为草原各族所模仿、学习、变通和改良但真正的精髓却不为后辈所掌握草原各族之间作战经常摆出此阵却徒具其形不得其神变成恍若流氓内讧、盗匪对杀般的混战滥打。

    没想到这一回吸取上次会战教训的戈勃特一上来就布出此阵。失传多年的无敌战阵竟然在今天复原重现被这位草原不世豪雄勘破法门形神兼备地布列于大荒原上。

    鸦兵撒星阵中游牧蛮骑将他们松散列阵的特色挥到了极至多达数十万的骑兵三五成群七八结伙东一丛西一簇就如荒野上的草甸子毫无秩序、毫无规律地散落在广阔的大荒原上。

    他们就像几十万只乌鸦随意地栖息于大地啄食;亦像无数的星辰杂乱无序地镶嵌在天幕之上。如此形状鸦兵撒星阵也因而得名。

    仅从表面上鸦兵撒星阵似乎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可怕的地方甚至令人生出不过尔尔的感觉。这样大规模的松散陈兵几乎是一触即溃好像根本形不成有效的战斗力。

    这么做看起来唯一的一点好处那就是不会因团簇聚结而被敌人所包围。可是戈勃特手里有四十四万骑兵又有谁能够获得这样庞大的兵力将他们包围聚歼呢?

    牺牲阵形的优势以换取这种安全感岂不是太不值得了吗?除非两军进行毫无章法的大混战否则敌人如此布阵不是与自杀无异吗?

    包括丹西在内几乎所有猛虎军团战将的心里都不由得转著这种念头。

    不过一旦真正交兵接仗游牧蛮族这种战斗队形令人惊叹的威力就会展示出来。

    受过残酷的战争考验历经无数厮杀的草原战士摆陈出来的混乱无序与中央郡民众起义所展示出来的混乱无序虽然表面上看有其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实际上存在著质的差别。

    这是一种无阵之阵个体的无序构成整体的有序静态的无序却能瞬间切换为动态的有序。

    用见微知著的方法去观看每一个体、每一局部得到的只能是混沌错杂的资讯而放眼全局方能体察到整支大军中蕴含潜藏的内在秩序。

    依照怯尔不提留下来的老传统布鸦兵撒星阵时部队不靠旗帜金鼓来调遣而是采取更为隐蔽的指挥方式。

    各族领、各部落酋长各族战将、各级军官手里都有一根牦尾指挥鞭挥鞭所指人马所向。

    传递命令也非一味依赖响箭、胡角更多的还是通过喊叫鸠蛮人的战号--“咕咳”来进行神秘的咕咳声由疏而密自迩及远俄顷千里之外。

    这种传令方式不仅快捷迅而且让敌人摸不著头脑即使当面对垒也弄不明白对手要干什么。如果更恶毒的一些以旗幡鼓号欺惑敌军暗地里却搞另外一套你要是著了道就可能当面吃个大亏。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铺陈在战场上结阵迎敌的蛮族骑兵完全是混乱无序的乌合之众在那里安静地等待著被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对手屠戮。恍如摊在大地上团团块块的垃圾杂物几根大笤帚横扫过去就能将其涤荡乾净。

    然而这只是游牧蛮军或有意或无意给对手造成的假象鸦兵撒星阵的要原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利坚决不动不见可趁之机绝不盲目进攻动静之间知敌强弱。

    守候战机时他们静若处子可一旦与敌接触或者命令传来他们的动作会快得让人目不暇接。

    战马的爆力和冲击力令他们机动灵活快捷迅;蛮族骑手的战斗本能和暗藏的隐秘指挥链条令他们随时应变可以进行任何形式的复杂阵列转换。

    这些人不动则已一旦动则来如天坠去似电逝。一忽儿由分而合一忽儿由合而分聚似铁水凝结散若蜂群出巢。进攻时势若山崩雷霆万钧;撤退时四射迸走无可追踪。

    而他们舒展兵力时则更为骇人了一支骑队就如一根具有无限延展力的牛皮筋可以随意地伸缩以至后世有人惊叹“百骑环绕可裹万众千骑分张可盈百里。”

    这不仅是无阵之阵也是一种万阵之阵。

    当鸦兵撒星阵与敌接触从无序转为有序的瞬间你方能体会到“无中生有”一词中蕴涵的深邃意境。

    兵锋相对的时刻隐秘的指挥链将作战资讯通过灵敏的触角传导至战场的每一个角落看似杂乱无章的蛮族骑阵瞬时作出反应根据本军所处方位、战场地形环境、敌军阵形与兵力等具体形势采取最适合挥本方特长的作战序列和队形。

    漫长的战线两军的接触面上蛮族骑兵彷彿都变成艺术家在战场上翩翩起舞或出或没或圆或方或直或曲或远射或近搏或突刺或绕击或逃逸幻出无尽的战阵队形并且根据战况进展随时进行著调整与转换。

    整支大军就如一块巨大的橡皮泥由一只无形的妙手摆弄著捏动著可以任意施为塑出任何形状、任何造型。

    鸦兵撒星阵更是游牧民族所独有的一种战术。

    其他的民族即使想学也学不来弄得不好反而会自乱阵脚闹出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那样的笑话来。

    游牧蛮军是清一色的轻骑兵战马就像骑手心爱的女人被骑著在草原这张无边无际的大床上腾跃驰骋。两者心神相通情投意合马儿迎合主人任何的需要既令骑手进退裕如飞驰似电又让他们可以做出各种高难度的战术动作。

    把全军转化为轻骑兵先在资源上就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即使咬著牙花费巨大代价做到这一点要让所有骑手达到这种马术境界更是难上加难。

    也许少数精锐骑队可以被训练出来可若想把全军训练成这种部队除非你学著游牧民族那样把全境的农田改造成牧场让小孩一出生就在马背上长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方是取胜之道脱离本国、本族实际的临摹仿效只能画虎类犬适得其反。

    游牧民族确实具有很多军事上的天然优势但定居民族在科技文明、武器锻造工艺、阵地和城池攻防方面也具有自己的长处。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一个强盛的国家能够抵御来自草原的威胁只有在整个王朝腐朽没落、内乱纷起的时候这种威胁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灾难。

    作为一个蓬勃兴起的新国家的领导人丹西一方面努力增强本国的骑兵弥补短处另一方面尽量挥步兵的长处而在战术方面则一以贯之地坚持多兵种合成协调配合作战的原则。

    即便这次冒险出击分兵齐进依然不改初衷每一路出征部队都是骑步配合协同作战。唯一有所变化的是这一次让步兵充任前锋骑兵搁到后部致使冲击力有所减弱进军度则大大降低。

    前哨战已经结束轻骑分队的幸存战士打马归来从步兵方阵的间隙中穿过奔往后方歇息和疗伤。防御力卓对弓箭免疫的重步兵集团开始踏步前行开向战场。

    刚才那些毫不留情扑上去砍杀猛虎军团前哨骑队的蛮族战士此刻也因敌制宜改换武器。他们还刀入鞘从背上拔出投枪从肩上取下骑弓从箭囊抽出绑有油毡的矢枝从怀中掏出火石。一边备好战具一边还要调整队形迎著对手形成一个向内凹陷的弓形弧面。

    经过几个月的对峙交锋猛虎军团开过来的这种“铁皮人肉罐头”蛮族联军已经不再陌生。这些家伙有铁甲护身不怕箭射刀砍难入对付之法莫外用投掷标枪用有毒的火箭齐射。

    如须剿杀歼灭就必须想办法从方阵薄弱的侧翼突进去搅乱其阵形把四四方方的大铁块砸成一块块形状不规则的碎片然后再聚兵围攻。若是鲁莽地起正面冲击等若白白送死不仅损失大得令人咋舌更难以取得成效。

    当然丹西对此也做了准备。行进中的步兵方阵转向不灵活很容易遭到来自侧面的突击这是用步兵动冲锋的劣势所在。

    丹西的对策是一方面步兵方阵放缓攻击步伐保持对侧翼的警戒另一方面派出小队重骑兵和箭手进行保护。

    看起来戈勃特无意在此时进行血淋淋的损耗极大的近身搏杀蛮族骑兵一边用投枪和火箭掷射一边催马后撤。向后撤退的同时一些蛮兵讥笑怒骂作出各种挑衅动作另一些人则装出惊竦慌张的样儿有意在敌军的长矛阵前晃哒转悠既不让敌人的矛头戳著又保持著若即若离的间距。

    这些有经验的草原猎手试图通过持续不断的远端打击使对手阵形散乱;通过挑衅行为激怒敌人;通过诱敌动作挑逗敌军来追。

    所有的这一切为的都是乱敌心、骄敌志、怒敌气令其行为失序动作变形从而创造出有利的战机。

    不过常年征伐的猛虎军团可不是像自由军团那样的沙场初哥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情绪。他们意定神闲不骄不躁不紧不慢听从指挥官的号令跟著旗手的战旗踏著鼓点的节奏齐整地列队而进。

    时不时有人中枪仆地有人掩鼻晕倒后排的人紧步向前填补空位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