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惊奔……

    人类的群体行为轻易地破坏了大自然亘古以来持久的宁寂血与火被无情地抛洒到草原的每一个角落。

    富饶的、贫瘠的翠绿的、枯黄的、雪白的山峦、河流、草地、森林到处都是刀剑劈砍出的伤痕哪里都有战火烧灼出的斑斑疤痂。

    作为战争指针的鸟群今年的运动方向尤其怪异。

    春夏时节无论东西南北整个大草原上都是昇空的鸟群牠们遮空蔽日地朝着炎热的南方飞去一直飞过断肠山脉跑到闪北的大荒原上才歇脚。

    而到了秋季北方开始变得寒冷起来的时候牠们又反方向、违背气候规律一群群地被惊起朝北方飞去。

    上半年草原各族结束内部纷争联手南下“做客”谁料到下半年就被主人用扫帚轰了回来。

    而且这一回闪特的新主人不满足于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带着刀枪箭矢等“礼物”跑到广袤的大草原上拜门回访。

    这群未曾踏足草原的新客人杀气腾腾不请自来。他们虽然嘴上以文明和礼仪自傲但做客方式却与草原人之间的做客方式没啥两样闯进帐篷就杀抓起东西就吃看见好东西就拿。

    草原的主人当然也以惯常的待客方式用刀林箭雨热情地款待。

    来自南方的不之客动作有点儿笨拙但组织纪律性严密凭借文明世界的先进技术工艺屠杀掳掠的效率更高。

    并且或许是因第一次光顾的原因他们的好奇心很大哪里都要去转转。

    这些客人中最大最快的一群就是贝叶所指挥的四万五千轻骑部队。两天来他们飞奔风驰了百余公里追击向北方逃窜的胡狼、沃萨、蒂奇斯等族部众。

    一路上他们几乎见人就砍举刀就杀。除了自大荒原逃出来的蛮族兵民外还有一些是途经他们进军路线上的无辜牧人、为寻找冬季宿营地而南迁的游牧小部落等但不论是谁都遭到这支部队不分青红皂白的砍杀袭击。

    小队的蛮族军民被无情地围杀大批的人群也被他们冲得星散流离四射逃逸。不过一旦这些蛮族人众逃出攻击范围向各个方向窜蹦的时候这支北向追击骑队并没有散开队伍拉网捕杀的兴趣。

    他们只需把这些人群冲散迟滞他们的逃逸度即可其他的事情属于在后面跟来的各个步兵追击纵队的工作。

    这支北向追击骑队比游牧骑兵还要残忍连俘虏也不要一律砍死践倒免得背上包袱和累赘影响追击度。

    昨晚贝叶的骑队追上一群自大荒原窜回来在草原上徒步奔命的胡狼伤兵。

    经过拷问贝叶从他们嘴里得知游牧联军从大荒原撤逃到汉诺大草原后未再聚集。各族各部的领在集拢麾下的残兵败众之后分道扬镳各走各路。沃萨、胡狼、蒂奇斯人向北格立西、古雷托向东鸠蛮向西沿各个方向往草原深处逃窜。

    俘虏的话证实了贝叶的猜想。

    马瘟的爆令百分之八十的蛮兵从一流骑兵变成三流的步兵在大荒原上全军齐聚都无法与猛虎军团抗衡遑论此刻新逢战败人心涣散斗志消沉的形势了故而戈勃特肯定不会整军再战。

    而且因联合南侵行动以损兵折将而告终戈勃特威信大损再无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即便他想战其他各族也不会听从。

    游牧蛮族又在遵循他们的老传统胜则携手而进败则四散迸走。

    这样的逃跑方式很难追踪想围而歼之更不可能。

    因而他们在与农耕等定居民族交手时即便失利也不会伤筋动骨不会因一次战败就实力尽损无法翻身。

    只是这一回情况有些特殊。失去了骑乘的蛮子们度大大降低再想重演故伎就不那么容易了。相反猛虎军团也正是看准了这点方才敢于大胆深入草原实施全面追击。

    贝叶指挥的这支北向追击骑队任务的确非常重。

    胡狼、沃萨、蒂奇斯三族都要由南向北以最快的度走最近的路线赶回各自的宿营基地。

    一旦他们回到基地老巢那里不仅有亲朋好友、邻居族人相帮衬他们还会得到足够多的战马资源一下子从三流的步兵恢复为一流的骑兵。

    倘若如此回身再战也好飞马逃逸也好选择的余地大增而猛虎军团则很难与他们在茫茫荒野上竞技争雄弄不好反而会被他们消灭掉。

    故而北向追击骑队的任务不是跟踪于后尾随追杀消灭和俘虏那些掉队的、落后的逃窜蛮众而是要快马加鞭抄敌于前在各族人众赶到离死亡峡谷北口最近的第一个大型基地——胡狼族冬令营地灰狼谷之前将他们截住。

    拦住他们的去路将他们杀散让他们无法北进只能向后撤退向东西两边逃逸。

    惟此后方那些擅长步战的猛虎军团步兵追击纵队才能赶上来张网捕杀一群群、一队队地将他们收拾掉消灭掉让草原各族多少年都别想恢复元气再不敢觊觎猛虎自治领的北部边疆。

    大草原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从死亡峡谷往北无数逃逸的蛮族人众踩倒野草、踏翻荆棘、蹚过小河用脚丫子践出一条如镰刀划出来一般笔直向北的大路。

    这也是他们逃往第一个基地灰狼谷的最短路线和最快捷径。

    贝叶的北向追击骑队却没有沿着这条路追踪北进而是自西侧向前飞奔踏草穿林意欲抄到他们的前方兜绕截击。

    “越、越过右前方那座小山前、前面就是蔑兀湖。”小不点跑得撒蹄欢奔不知疲倦贝叶却累得气喘吁吁:“咱们就在那里阻、阻击蛮子。”

    “好。”穆斯塔法点点头扬鞭右指:“弟兄们跟我来!”

    北向追击骑队改变方向从笔直北上变为朝东北挺进。

    滚滚铁骑如电疾驰长长洪流奔涌向前。四万五千轻骑组成的追击纵队如一条金色的长蛇爬上那座名叫疙瘩山的低矮的小山头然后尾巴一摆就消失在山脊的另一边不见了……

    这是南部草原一片较乾燥的地区方圆数十公里内只有蔑兀湖一处水源而且这里还是蛮族部众返师北退的必经之地故而贝叶毫不犹豫地将战场选定此处。

    蔑兀湖是一座含盐量稍高的淡水湖地表虽然没有水流注入但却没有因水分不断蒸而成为鹹水湖。显然有一条大型的地下暗河从这里流经使得它成为一潭活水而非死水。

    草原上的牧民也隐约猜到了这一点。人们传说地府的冥河就从这蔑兀湖底下淌过。到得夜间会有勾魂使者从湖底昇起将亡者的魂灵带回冥界。还有那些受冤而亡、死不瞑目的幽灵和鬼魂也会在晚上跑来这里在湖畔的密林里、草丛里游荡。

    这些传说使得蔑兀湖畔人迹罕至即使在大白天牧民们也要几人结伴互相壮胆才敢驱着畜群到湖边来饮水……

    太阳慢慢朝遥远的地平线投去红丽的晚霞投光于地面。天空的夕照湖面的回光每分每秒都在变幻消褪。四周静静无声只有空中飞鹤啼唳着飞向湖面方才打破万籁的沉寂。

    落日继续下落逐渐变成了衔土的半圆形余晖虽在光线却朦胧起来静静的草原也益的幽暗阴沉。

    这时候像一座陵墓耸立在蔑兀湖畔的疙瘩山上出现了几个小小的黑点。那是蛮族撤退部众的斥候骑兵。

    散落的披掠过蛮兵黝黑的面孔机警的锐目扫视周遭。

    湖面上水光粼粼;草原上红霞道道;晚风里草浪在原野上一波一波的起伏着;黝黯凋萎的草丛林莽间看不到人马走兽的活动迹象。

    观察了一会后几枝响箭“呜呜”地飞上半空。

    当太阳从半圆形再变成一丝红线的时候大批的人群如潮水般漫过疙瘩山的山头……

    沉寂的蔑兀湖畔猛然变得热闹起来。

    最先抵达的是那些有马可骑的幸运儿。

    上万骑兵踏着疙瘩山缓坡上的高尘冲到了湖畔。有人双手掬捧有人乾脆把头埋进湖水中让乾裂的嘴唇、冒火的咽嗓肆意地享受着湖水的清甜。马儿也伸出脖子用长长的舌头舔吸用嘴巴嘶饮着湖水。

    不久徒步行军的人也在山头出现了。

    他们兴奋地指点着前面的蔑兀湖用沃萨语、胡狼语、蒂奇斯语等各种语言欢呼起来闹哄哄地跑向湖岸。

    一些人开始支帐篷点火堆准备晚餐。一些人跳到湖里捕鱼跑到草丛和密林里去打猎准备搞些野味改善伙食。还有少数斥候开始搜索湖畔周围的地域寻探明天的道路。

    一切有条不紊显然有某位有威信的领在主持大局。

    此时太阳已经彻底沉入到大地的另一头去了。除了湖畔的火堆外不见其他亮光。

    黑暗中蔑兀湖东北两公里外与疙瘩山遥遥相望的另一座小山头上一队队轻骑兵自山上的疏林、草丛里钻了出来。

    休息了大半天时间的战士们人人精神抖擞个个体力充沛。

    四万五千名骑兵一字排开拔刀在手。

    贝叶轻一点头。

    “杀!”

    穆斯塔法的钩月弯刀向前疾挥。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