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奇才阎忠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周琛安排好几个属下和众士卒的事情,这才想起皇甫善舞来。

    自下曲阳大战之前,在军中见过皇甫善舞,皇甫嵩作为大军主帅,恐引人非议,便派人将皇甫善舞送到下曲阳南面的临县去了。周琛则与皇甫善舞约好,战后便去相见。

    如今下曲阳大战已经结束三日,周琛却是还未曾赴约。如今又有叔父周忠在军中,他若是去与皇甫善舞会面,难免又引得对方不满,反而为二人增添了麻烦。索性便写了封信,来见皇甫嵩,想让皇甫嵩转交,并代为解释。

    作为皇甫嵩的学生,周琛求见皇甫嵩,自然是通行无阻,营盘各处的侍卫都不会拦挡他,一直到皇甫嵩大帐之外,才需要通报。此次却是有些奇怪,皇甫嵩大帐之外,竟然现没有亲卫把门,周琛还以为生了什么事情,正要掀帐进去,不想里面却传来了阎忠低沉的声音。

    “将军如今为冀州牧,受命安抚冀州,百姓闻将军奏请朝廷免冀州一年田租,皆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将军,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顺时而动,智者因机以。今将军操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将何以保大名乎?”

    周琛在帐外听到阎忠这话,不由有些惊愕,不禁停下了掀开大帐的左手。阎忠这番话明显是在警示皇甫嵩,功高盖主,当早做图谋。果然这时就听到皇甫嵩疑惑道:“不疑(阎忠字),这是何意?”

    阎忠又继续道:“天道无亲,百姓与能。今将军受钺于暮春,收功于末冬。兵动若神,谋不再计,摧强易于折枯,消坚甚于汤雪,旬月之间,神兵电埽,封尸刻石,南向以报,威德震本朝,风声驰海外,虽汤、武之举,未有高将军者也。今身建不赏之功,体兼高人之德,而北面庸主,何以求安乎?”

    周琛这下却是听傻了,阎忠这显然是在劝皇甫嵩造汉灵帝刘宏的反!

    实际上阎忠这种想法,许多有识之士都有。自汉桓帝、汉灵帝两朝党锢之祸,皇帝宠信宦官,陷害士人,许多士人都对大汉王朝失去了效忠之心。许多大胆者,更是暗中投靠一些边关大将,希望拥戴之,并凭借其武力颠覆**的汉朝,建立新的王朝。

    董卓拥兵自重之前,袁绍就屡次不奉朝廷征召,暗中结交天下豪杰英才,蓄养门客,心机不良。后来宦官便借此事,称袁绍结交天下英豪,图谋不轨,有造反之心,吓得袁隗、袁逢等长辈,赶紧责令袁绍出仕,这才算是化解了袁家的危机。

    至于后来的西凉边章、韩遂的叛乱,其实都是士人参与反抗大汉的开始。而董卓拥兵自重,废立天子,这些其实都是这些事情的延续和扩大。

    士人是天下精英,平民是天下基础。汉朝既失去士人之心,又失平民之心,不灭亡才怪了。

    周琛也是心中感叹,这时便听皇甫嵩却是淡然对阎忠道:“我皇甫嵩夙夜在公,心不忘忠,有何不能心安的?”

    阎忠见此,索性不再转弯兜圈,当即沉声道:“不然!昔韩信不忍一餐之遇,而弃三分之业,利剑已揣其喉,方悔毒之叹者,机失而谋乖也。今主上势弱于刘、项,将军权重于淮阴,弹指足以振风云,叱咤可以兴雷电。赫然奋,因危抵颓,崇恩以绥先附,振武以临后服,征冀方之士,动七州之众,羽檄先驰于前,大军响振于后,蹈流漳河,饮马孟津,诛阉官之罪,除群凶之积,虽僮儿可使奋拳以致力,女子可使褰裳以用命,况厉熊罴之卒,因迅风之势哉!功业已就,天下已顺,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