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家中诸事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母亲!”周琛上前单膝跪地,任凭妇人将他搂在怀里。

    “逆子!你还知道有这个家啊!”妇人抽泣了片刻,放开周琛,抹掉脸上的泪水,面色陡然一寒,忍不住怒斥道。

    “母亲……”周琛无言以对,只能满怀歉意地看着妇人。

    “起来吧!也该是晚饭时候了。”妇人并非真的生气,见周琛不作辩解,长叹一声,将周琛从地上扶起来,拉着周琛往院中走去,其他亲卫则由许伯带着去安顿了。

    “母亲这一年可好。”周琛起身后,跟在妇人身旁,恭敬地问道。少年正月便上颍川求学,如今已经十二月份,将近一年了,是以周琛才有此问。

    “还好。家里少了你,便空荡荡的,每日吃饭都只有为娘一人。幸好瑜儿和他娘还会不时过来陪娘,不然却是冷清。”妇人说话间,回头不满地看眼周琛,气道:“你既然大难逃生,自黄巾军大营中逃出,为何不暂去许县你舅父家避难,却反去从军,害的为娘每日为你担心,当真不孝!”

    “母亲教训的是。”周琛忙恭敬地应道,他如何知道少年在许县还有舅家!又岂知道那舅家是何人?

    “算了,不说这些了,你能平安回来,为娘就放心了。以后到了地下也好向你父亲交代。”妇人叹一口气,忧伤说道。

    “还是先给父亲上香,再用饭吧。”周琛听妇人如此说,也忍不住说道。一个离家近一年的儿子,回家应该先拜祭亡父,告慰在天之灵。

    当下周琛在妇人的带领下,来到一个静室,在灵堂前为少年父亲上过香后,这才又在家仆的侍候下,稍稍洗漱,陪着妇人用过了晚饭。

    晚饭过后,母子二人在大堂中说话,周琛正在给妇人讲述他在军中的事情,这时便见许伯走了进来。

    “许管家,这又是何事?不是告诉你,不要让人打扰我们母子么?”妇人见许伯进来,面色不虞道。

    “禀夫人、公子,是三爷带着二公子、三公子、四公子过来了。都是听说公子回来了,特意前来相见。”许伯忙恭敬道。

    “既然不是外人,那快让他们快进来吧。”妇人听到许伯这话,脸色这才恢复如初,忙吩咐道。

    周琛听此,却是忙起身道:“既然是三叔和几位兄弟前来,孩儿该去迎接一下。”

    妇人点点头,周琛这才起身出了大堂,此刻虽然已经天黑,但是院中亮着灯笼,周琛刚走到院中,便见一个中年面善文士带着两个十五六岁和一个十岁大小的总角小童走了进来。

    院中灯光毕竟朦胧,周琛也看不清文士和三个少年的相貌,知道是周尚和其子周坤、周忠的儿子周晖、周异的的儿子周瑜,忙迎上前道:“应该侄儿前去拜见三叔。三叔怎么反到带着二弟、三弟、四弟来了。”

    “公璞千里返乡,为叔和他们惦念的紧,等不到明日。现在看到你完好无损,总算放心了。院里太黑,快进屋吧,让为叔和你几个兄弟好好看看你”周忠忙微笑着道。

    一旁的小周瑜却是立刻乖巧道:“瑜儿见过大兄。”

    周晖、周坤见此,也忙道:“见过大兄。”

    “自家兄弟,无需如此客气。”周琛和周晖、周坤说了一句,上前拍了拍周瑜的小脑袋,拉着对方的小手,高兴道:“瑜儿都长这么高了。来,快进屋吧。”

    几个人进了大堂,周忠和周晖、周坤、周瑜上前给周琛母亲行礼,一家人坐定,这才叙话起来。

    周琛坐在周瑜旁边,此刻借着屋内亮堂的灯光,却是仔细打量着这个日后风流倜傥,才能非凡,人称江东美周郎的小堂弟。

    周瑜如今才十岁,还是个扎着总角的小少年。

    古时儿童不束,头下垂,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垂髫一般是指三四岁至**岁的儿童。当孩子长到了**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就要将头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所以称“总角”。

    周瑜此刻便是如此,头顶两侧扎着两个羊角式髻,再加上模样粉雕玉琢,长的甚是聪慧灵秀,看起来倒是像个小美女一般。尽管如此,但是那一双眸子,却没有孩童的天真浪漫,而是透着几分大人的成熟和坚定。

    或许是父亲早丧的缘故,周瑜虽然年幼,但气质举止,明显都极为成熟,比他旁边十五岁的周晖、十三岁的周坤还显得老练。

    周琛正目露深思打量周瑜,周瑜见此,却也毫不畏怯,也抬起头,睁着眼睛仔细打量周琛。似乎想从周琛身上看出什么似得。

    一旁的周尚见这两兄弟大眼瞪小眼,却是忍不住笑道:“大嫂,你看琛儿和瑜儿。”

    周琛母亲见此,微微一愣,却也禁不住笑道:“你们两兄弟这是做什么?不过一年未见,难道都不认识呢?”

    周琛听此,忙回过神来,道:“回母亲和三叔,孩儿看着四弟,便忍不住想起孩儿小时。”

    这句话说完,大堂中所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