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见闻
    庞大的国家机器,亿万人之上的权势,这些东西,在生死面前,毫无意义。
    人必有死,死必归土。
    生魂归冥土,身魄化尘土。
    徐启月缓缓步行在一处古镇巷里,脚下是很有历史感的青石砖,不远处传来贩的叫卖声。
    这让百余年闭死关的他,久违地感受到了一丝熟悉感。
    他曾是大清国末年人士,眼见世道昏暗,家中连遭变故,生出出家之念,干脆入山修行。
    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去。
    不用他也知道,百余年一过,外面已经不是大清国了。
    对那个朝代的记忆,也很模糊。
    徐启月一身青衣道袍,周身带着光明,走在灰雾包围的古镇里,显得格外亮眼。
    色整体是灰铁色的,带着阴冷,很符合鬼市的称呼。
    丝丝阴气徘徊,带着地府独有的道韵,模糊了阴阳界限。
    徐启月走上一道石桥,一架马车迎面缓缓驶过,车身悬挂着八盏巧的宫灯,透出光和热。
    丝丝阳和之气,带着温暖,罩住了车架。
    周围十米之内,都没有寻常阴鬼胆敢靠近。
    驾车的是个看着木讷的车夫,冲着徐启月礼貌地点头,一拉缰绳,拉车的马匹通灵一般,让出了右侧的道路
    “仙家请先行。”
    车夫示意他先行。
    徐启月点点头,自桥上走过,向着前方,一处光明的牌楼所在。
    “怎么停了?”
    车内传来一个温柔如水的女声。
    “神女,方才有仙家经过。”
    车夫低声回着,也不见动作,拉车的马匹自行迈开蹄子,缓缓向前。
    “仙家?苗家的仙?”
    车夫沉闷的声音回复道:
    “不,是道教的仙,隐仙派徐真人,百年前闭死关的那位,这个仙家我们曾经见过的。”
    “是嘛······曾经见过的·······”
    声音低沉了下去。
    车厢内陷入了沉默。
    “唉······”
    低低的叹息声,幽幽传来。
    “百年前,我的庙宇毁于战火,庙祝四散而逃,连累我也陷入沉眠,幸而近些年来地灵机日渐充盈,才有我苏醒的时候,二十年前百般谋划,终于在乡间获得一方庙,做了个乡下神。”
    “放在过去,这等毫末神位,根本不入我眼中,可为了香火计,不得不委屈了,本想着恢复神力,再做打算,可又连遭变故········”
    “又碰上地府异变,整个冥土都被拉了下去,幸好我当时在阳间,侥幸躲过一劫,才熬到地府重开这一。”
    “我这一路走来,当真是步步坎坷,处处为难。”
    “新上任的地府冥君,听闻是个女子,如今做下好大手笔,一统东南西北中,趁着各家教派、国家冥土统统砸烂重建,要做整个冥土的主宰,不知道这回来会怎么发落我们这些神········真羡慕那些正经的仙家,自家法力自成,大地大自在逍遥,不像我们,得为香火苦心谋划,心经营。踏错一步就可能堕为阴灵。”
    话语未尽,就听到不远处传来清脆的“叮铃”声,随后一阵香风拂面而来,犹如梨花般淡雅。
    “姐姐何必自艾自怜,谁不知你巫山神女瑶姬娘娘的名号?”
    来人是一名穿着白色宫装长裙,玉容端庄,腰缠彩带的女子,凌冽的神光向上冲出三米,照亮周围。
    “原来是伏羲女到了,宓妃娘娘也来拜会冥君?”
    瑶姬语气淡淡地回着,却拉下了珠帘,露出鹅蛋一般的精致面容。
    “姐姐这是哪里话?冥君有诏,厘清下神道,岂敢不来?”
    宓妃,或者称之为伏妃的女神,巧笑着,故作熟稔地拉着瑶姬的手,登上了马车。
    沉默的车夫,缓缓驾着车架。
    一路上,都有沉默的黑衣鬼差,给他们引着道路。
    顺着道路,渐渐驶出古镇。
    灰雾渐渐浓郁,阴转为昏,昏凝为黑,黑色凝成浓厚的一块。
    马车上的宫灯,烨烨生辉,照亮前后左右数米方圆。
    除此之外,尽是一片黑暗。
    那黑雾,连光似乎都吞没了。
    此处已经出了阴阳交界,真正踏上了冥土界域。
    不久,眼前豁然一亮。
    满眼望去,都是光明。
    高大宽敞的宫殿群落,坐落在眼前。
    车马缓缓停在一处空地上,这里已经有了不少带着神光的车架。
    数以百计的阴神,穿着地府制服,各司其职,在宫殿之前,迎候着往来神祇。
    宫殿之中。
    一身冕服的女子,面目笼罩在神光之下,威严无比。
    面前摆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