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命途多舛的巨宝(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对了,我给你一个电话。

    叫小军去联系那人。

    那人也是一个车行的老板,不过他家在南岭市区开汽车修理店。

    到时就说是我介绍的一我叫李追华他应该会为小军安排工作。”

    谢”谢谢你,多谢你给我提供机会。

    我真不想离开这一行!”听到李追华那话小军浑身一振,一时之间目光炯炯。

    惊喜交加。

    “机会给你,但你自己要努力争取。

    我相信,只要你跟着那个老板好好干。

    前途无量!”李追华话中似有深意地说道。

    “我一定”一定会好好干的!小军眼神坚定,下保证一样地点头说道。

    随后李追华给大军提供了一个电话号码。

    让他有空和对方联系。

    大军拿了电话号码便拉着弟弟向母亲告别退了出去。

    小李,你真是一个。

    大好人。

    今天要不是你的冉面,那我们,怎么处理那事啊?!肯定要把我给活活急死了!”丁夫人眼中满是感激之情地说道。

    “大妈,您也不要客气。

    这是缘分。”

    李追华笑吟吟地说道,“你不用担心了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两只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的来历?”“是啊是啊。”

    坐在一旁的郑云仁也附和道。

    “好。

    情况是这样的。”

    丁夫人一五一十地娓娓道来,“我丈夫的母系家族早年曾居住在辽宁省陆家屯,几代人酷爱古书画、古陶瓷,积累了一些藏品,在当地算得上是小有名气的书香门第。

    外祖父乐善好施,是当地几座寺庙影响力较大的施主。

    “吧年冬的一个。

    大雪天。

    千山一座寺庙的主持为逃避内乱外患造成的兵荒马乱,打算离寺返乡,念及我外祖父多年来对他们的大量接济,便要以藏于寺庙多年的两只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相送。

    那时候中国还根本没有“元青花。

    这个称谓。

    加上那两只瓶子是青白颜色,很多人忌讳,怕不吉利。

    但对于僧人们的盛情,外祖父无法拒绝。

    便又捐了和尚们一笔返乡的路费,将瓶子留下,但没把它们放在家里,而是搁置在家族的祠堂里。

    尽管如此,那两只青花大瓶独特的造型与纹饰。

    还是受到家母的格外喜爱。

    我母亲出嫁时,因为她的喜好,这对大瓶便被作为嫁妆陪她一起进了我公公的家门。

    “后来。

    公公婆婆移居欧洲,之前曾将大瓶送到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报关,他们也只是把它当做是一般的清代青花瓷器看待,很顺利地给办好了出境手续“八十年代末期。

    随着国际拍卖市场上元青花的拍价不断攀升。

    元青花的名声空前高涨。

    我母亲在报刊上看到了英国人霍布逊发现的那一对带铭文的元青花龙云纹象耳瓶照片。

    这才知道自家藏了阳多年的那两只青花瓶非常珍贵,便跟我丈夫商量:既然是国宝,能不能把它们捐献给故宫,也证明咱们老丁家是爱国的。

    全家人都赞成老太太的意见。

    “未曾想到的是十几年过去了。

    老太太当初的生愿变成了遗愿。

    唉,而今还变成了老丁的遗愿,大军为此奔波劳碌,却一直实现不了他父亲和祖母的心愿这对象耳瓶从英国回归了中国,但至今仍旧搁置在我家里。

    送给政府,人家不要!郑先生。

    你来说说看。

    这样的瓶子并不多见吧?”“何止不多见,简直是稀世珍品,听完你这一席话我更是坚定了这个观点!”郑云仁脸色大变道,“丁夫人,这两只瓶子非亿万价钱而不可得,你们真准备把它们捐献出去吗?”“那是当然的。

    我婆婆和我丈夫的遗愿我们不会违逆!不过人家要才行。”

    丁夫人说道,嘴角边流露出了一抹难得的笑容。

    “这完全不是问题,我既然要为它正名,就一定会想办法让文物局的权威人士认定!最终,完成你们一家人的心愿。”

    郑云仁郑重其事地说道。

    “那行。

    这东西就交托给你们了。”

    丁夫人毫不犹豫地说道。

    “就这样交给我们?你”你放心吗?!”郑云仁一惊道。

    “我怎么不放心。

    我相信你们!”丁夫人说道,她看向李追华的眼中有着深长的意味。

    (访问】D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