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 我的祖国与贝五,万变不离其宗的谱
    饭后二人返回排练厅。
    趁着乐手们还在休息,方宗尧回到舞台继续练了起来。
    对于这首秦键改编的作品,他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攫欝攫
    于秦键,于他,于我的祖国,都是如此。
    很快,整个音乐厅便飘起激荡的钢琴旋律。
    从纯钢琴的角度来听,同样的作品,方宗尧演奏出了另一种风格。
    大概是因为作为创作者本身演奏自己的作品,秦键在演奏中更多的是考虑钢琴声部如何更好与整个舞台融合,所以这让他无法像独奏时那般收放自如。
    而方宗尧本身的演奏风格就偏向于坚定,又富有激情。
    搭配秦键的第二版大气改编,恰到好处。
    二者相融,令人过耳难忘。
    大约二十分钟,观众席前排已经坐下了不少乐手,他们其中有些老人还记得此时钢琴前的这个青年,曾经那个名动燕京钢琴圈的天才儿童。
    观众席后排,秦键打开了保罗刚刚发来的邮件。
    一封工作邮件。
    邮件内容不长,是关于秦键月底唱片发布会的工作安排,保罗需要秦键确认一下。
    大致扫了扫,秦键给保罗回了邮件。
    “没问题,27号见。”
    ——
    又十分钟后,李风华到来。
    排练继续。
    经过上午的排练,乐团的各个声部乐手已经基本将各自的谱面拿下。
    下午一开始,李风华就带着乐团先合了一遍。
    一气呵成,秦键感慨,国家队就是国家队。
    只此一遍,每一个声部的乐手老师都将他在谱面上所标注的细节展现出来了。
    听过之后他觉得可以加入钢琴了。
    于是从第二遍开始,方宗尧也加入到演奏中。
    乐团一遍又一遍的演。
    秦键从一处换到一处,在音乐厅的各个角落进行聆听。
    试图找出每一个细节问题。
    到了中场休息的时候,秦键初步的找出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乐团在整个低音过重。
    之前只在钢琴上演奏的时候他还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不过他也早就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
    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独立创作将一首音乐交响化。
    第二个问题是开头不够好。
    “不够好?”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指挥,李风华自然明白秦键的第一个问题
    他赞同,他也想和秦键沟通下低声声部平衡的问题。
    只是他听不明白秦键对第二个问题的描述。
    不够好,太笼统。
    思来想去,李风华问:“是乐团的问题吗?”
    秦键正在思考,听到李风华的话后忙摇头,“不不,不是这个意思,乐团没有问题。”
    顿了顿,“我总觉得的开头的部分差点什么。”
    说着他拿过总谱翻了又翻。
    一通人就这么安静的等着他。
    十分钟后,秦键叹息着摇了摇头,
    他暂时实在找不到谱子的问题。
    李风华在这个时候体现出了老指挥的经验,见状提醒道。
    “小秦啊,不如这样,你回去再琢磨琢磨,咱们这边先抓紧时间排,争取今天一天就把这首作品彻底扣出来,明天还有一个上午的时间,你要决定改,我们也好说改就改,这样两头都不耽误功夫。”
    李风华的言外之意秦键自然听的明白,时间紧迫,明天下午就要录音了。
    况且他也不想让所有人陪着他一起干等。
    “就按你意思,关于开头部分今晚我回去再考虑一下。”
    说着排练再次开始,开始前,两人就乐团低音过重的问题调整了声部配比。
    几经尝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