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茶杯和花瓶的碰撞(三)(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难怪后世工艺美术大师总是感慨的说中国工艺美术陶瓷的最高境界是在手工制作的古代社会而不是科技化的现代社会。

    张风不知在什么时候站在了他的身后学着他的样子也俯下身抚摸着这些精美的花瓶小声道“先生这里面有一只花瓶是我塑胎而成的就是雕工我还不行。”

    林沐风站起身来拍了拍张风的肩膀“阿风你莫要着急这些技术其实很简单依你的悟性不难掌握。对了我教给你的内画技法你练得咋样了?”

    “嘿嘿还凑活吧。就是先生你那些工具我用起来不太顺手而且那些竹笔也太柔软很容易挫了笔头没弄几笔就得停停很烦人的。”张风不好意思地耸了耸肩。

    “阿风你千万要记住内画之技不在画而在内刻。也就是说你要在方寸之间用极细腻的笔法勾勒出极复杂的画面这需要凝神聚气急不得也乱不得。”林沐风说着用手比划着“下笔一定要慢要缓用力要适度重在勾勒而非画图尽量用最少的线条和图案将东西描绘出来。这需要时间磨练熟能生巧日子长了你就会豁然开朗。”

    “嗯我知道了先生。”张风点了点头。

    林沐风望着张风就想起了当年的自己不过自己的师傅教自己可比自己教张风上心多了……人家张大有把弟弟托付给自己照顾自己却无形中把张风当成了“伙计”来使唤……想到这里林沐风便觉得有些歉然“阿风跟着我连日忙碌让你吃苦了。”

    “先生你说的哪里话来跟先生学这些东西是我乐意的。对了先生你可不可以告诉你这茶杯碰碎花瓶到底是何原因?我今儿个可是大大的出了一次风头哈哈!”张风说着想起了客栈里自己抡着一个茶杯砸碎三尺花瓶的一幕忍不住得意地放声大笑起来。

    “呵呵他们偷工减料而已茶杯虽小但冲击力却大砸碎花瓶也不是什么难事。”林沐风随口应了一声。他当然不能说实话这个秘密就让它烂在自己肚子里吧。不要说张风迷惑就是参与了此事的老孟至今也是一头雾水。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他在老孟“卖”给吴家的配方中稍稍动了一点手脚减少了一分黏土的分量增加了一分石英砂的分量还额外加了一分的草木灰这样一来泥浆的韧性和弹性都达到了要求可以烧制成型釉面不开裂但密度却加大了——换句话说花瓶的硬度和抗磨损能力大大出现了问题。时下是冬季气候干燥这种“硬伤”还察觉不出来要是夏季气候潮湿这些花瓶一出窑只要冷却放上一个昼夜表层釉面背后的胎体空隙中被湿润的空气进入就会慢慢变形。

    林沐风胸有成竹这才让张风跑到东来顺客栈去演了这么一场戏。其实就算是他不提醒这些客商他们与吴家的生意也就是这一锤子买卖。等他们现千里迢迢运回去的花大价钱买来的大花瓶大部分成了碎片来年还会跟吴家做生意吗?

    林沐风的“解释”张风半信半疑不过他也没再追问。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