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苏州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时间过得还真是快,转眼间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前的事情了。想想也该恢复状态了。对于前一段时间写作水平的严重下滑,漫步在这里也就不再做更多的解释了,还是那句话一切都看你今后的表现吧。

    再一次感谢大家这一段时间以来对漫步的支持与鼓励。没有你们的支持与鼓励,也就没有漫步这本书现在的成绩,在今后的日子里,漫步唯一能做的就是争取有一个好的状态,尽量写出让大家能够喜欢看的内容。我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与大家的支持与帮助密不可分的!)苏州在唐时临近海边,现代的苏州东南三十里的古三江口便是古时的娄江、松江以及东江的入海口。现在的上海地区,至少在唐时是并不存在的。上海是三条江先后堵塞后,经过上千年的沉积才逐渐形成的。现在众所周知的太湖,在唐初的时候,水面面积也只有现代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根据史书记载,唐时苏州附近最宽的河流——松江水面宽度甚至过二十里。再加上众多的支流以及小河,唐时的苏州、杭州一带构成了网状的水系。良好的排水系统,使得这一带很少遇到洪涝灾害,所以才会成为自古以来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唐朝以前的史书几乎就没有记载过这一地区遭遇洪灾,到了后世三条主要的河道相继堵塞,并且形成新的冲积平原以后,这才逐渐的有了洪涝灾害的记载于史书之上。

    这一次之所以江南会遭受百年难得一遇的洪灾,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自六月份起,一个月的时间内接连遇到三次台风的袭击。每一次的台风来临,都会引起海水暴涨,造成海水倒灌进江河之中,使得原本就因为暴雨所造成的江河水位上涨无处宣泄,而江南地区地势本来就偏低,从而引洪灾。所以说,这一连串的台风才是引起江南洪灾的最主要的原因。

    早在李恪从长安动身出之初,江南地区的洪灾,已经随着台风季节的过去而消退。但是,这一次的灾害却是非常严重的。要知道江南地区可是大唐最主要的产粮区,这一次的洪涝灾害直接造成整个江南地区的粮食绝产。江南地区的面积尚不足大唐国土面积的五十分之一,所产的粮食总数却达到了大唐粮食总产量五分之一还要多。江南地区的粮食绝收,就意味着整个大唐在未来的一年里,都会面临着巨大的粮食危机。不管是在哪一个时代,粮食出现了危机就意味着一系列的危机的开始。

    所以,李恪此次江南之行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监督江南地区尽快的恢复生产,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都绝对不能够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