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吕不韦的仕途回顾(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平阴、偃师、巩、缑氏)而已。六国中的任何一国都具备绝对实力可以轻易灭之。因此灭亡东周并不能显出吕不韦的本事实际意义也不大然而其象征意义却非常巨大:它宣告了凡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七年的周朝从此不复存在世间再无天子。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之后战争便只是战争再无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此后秦国攻打六国也不用再担心跳出个所谓的天下共主对秦国的暴力表示强烈的抗议和谴责。

    二是开疆拓土大有斩获先后为秦国增加了三川郡、太原郡、东郡。

    三是击溃五国联军事在嬴政六年。从此六国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再也无心西向伐秦。合纵连横曾为多少能人异士提供了绚烂舞台演绎出他们人生中最华丽的乐章也从此彻底地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四是决策修建郑国渠。当时郑国渠尚在建设之中只见投入不见产出是利是弊还难以定论。

    除却以上四条现在吕不韦又在自己的相国履历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吕氏春秋》。可以说能否千古流芳吕不韦很大程度上就指着这本书了。

    《吕氏春秋》虽然由吕不韦以相国之身份出面主编却并不像后世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那样有着明显的官修痕迹。《吕氏春秋》深具民间色彩里面充斥着那些编书者——不得志的士人的牢骚和郁闷不歌功颂德不隐讳曲折新鲜活泼非常原生态。而在每章每节的末尾也并不来个臣不韦曰:如何如何赠格楞格。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