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征(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敬德不搭他,却也没有阻止那些士兵同乐阳交往。

    这次随二人北进与李靖部和的有两百人,这两百人里有一半是尉迟敬德的亲兵,一半是李世民特地拨给乐阳的亲兵。这一百人是从当日渭水桥边那两千骑兵方阵中挑选的。李世民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尽量保护乐阳的安全。

    虽然尉迟敬德对乐阳不怎么看重,不过在李世民眼里,乐阳或许有可能成长为未来大唐军中的一位出色将领。大唐军中,将才不少,例如尉迟敬德、秦叔宝、侯君集、柴绍、张宝相、长孙顺德等人,但是能够纵览全局,指挥大规模战役的帅才,确实很少。李靖算一个,李世民自己也算一个。可是李靖都五十多岁了,年纪毕竟大了;而自己也总不能场场战事都亲自处,而此时,为大唐军中培养一位出色的帅才就绝对必要了!而乐阳,或许就有成为这个帅才的可能,所以,李世民对乐阳还是极为关照的。

    这一百名骑兵都亲身体了乐阳琴音的威力,他们对乐阳可是真心拜服,于是在聊天时就忍不住将那天的事情向尉迟敬德那批未曾参与的士兵渲染一番,当然,说的时候他们又跟着添油加醋一番,故事说过几遍之后,尉迟敬德这一百亲兵在看乐阳的时候,眼中就渐渐有了仰视的感觉。

    封德彝来到颉利大营中,带去了李世民的议和条件。这显然大大出乎颉利的意料。

    听到李世民要议和,颉利明显愣了一下。李世民刚刚取得一场小胜,此时居然派人来议和,大大出了他的意外。听到封德彝说大唐愿意拿出府库里的所有财宝,颉利听了出来,李世民是胆怯了。颉利的目的并不在宝藏,当时他便拒绝。

    这时,以契必何力为首的还有十几个部族的首领都出应接受条件退兵。契必何力说得干脆,既然有了这么多财宝,这仗还打个什么劲?毕竟长安已经是一座空城,既不能放牧又不能射猎。他请求颉利顺坡下驴,退兵算了。颉利手下的几个心腹如执失思力、雅尔斤之流知道颉利的心思是要和李世民争中原共主,不把这些钱放在眼里,他们群起指责契必何力目光短浅,说现在是灭唐的良机,不能就这么便宜了李世民,双方针尖对麦芒,吵得不亦乐乎。

    封德彝站在那里冷眼旁观,心道:“果真让那小子说对了,这干人确实不是一条心。”

    颉利制止众人的争辩,转头问突利的意见。

    突利是二汗,也是颉利最不放心的一个人,此时问他,主要是试探他一下。

    颉利问突利的时候,封德彝也格外紧张,他知道,突利一言或许就可决定大唐的命运,于是,他目注着突利,凝神等待着突利的答复。

    突利得比较深,他知道,若是李世民被灭掉,之后颉利第一个要除掉的人恐怕就是自己。他此时若是赞同议和,则必然让颉利更加防于他,但若是配合颉利的心思,那等待着自己的只能是死路。于是他站起身来,表态说赞同与大唐议和。

    突利一说话,帐中那些原本不太敢吭声的人都附和起来,帐中的局面顿时逆转。颉利看了一眼突利,然后将目光投向帐中诸将,从嘴里蹦出一句话来:“嗯,既然二汗这么说,那就议和退兵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