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祝寿(下)(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到不是什么大人物,本是在前线杀敌的士兵,军营填不饱肚子,又不想死在沙场上,逃回来就落草为寇了。”

    燕子六到底是什么人,又是如何认识这群‘逃兵’的呢?

    阿初憋着这些疑问,又不能当着杨怀瑾的面去问。心想着,还是等回去后,寻机会从吴蓉那打听打听。

    燕子六多看了阿初两眼,随即换了个话头,“那下了山,我就与你们道别了。”

    等分道扬镳了,杨怀瑾才抓起阿初的手,“怎么破皮了?”

    阿初看到自己手掌划了一点点,渗出来血丝,回道,“应该是方才太紧张,握刀的时候弄破的。”

    杨怀瑾鄙夷道,“让你逞强,多大本事。”

    说的不好听,却是温柔动作,将阿初的手举到嘴边,轻轻的呼了呼,“下回有什么危险,别强出头。总还有我挡着。”

    碧空如洗,风轻云淡,两人相视,眼中藏笑……

    昨日下了山,借宿客家,今日紧赶慢赶的,终于是到了沧州。

    那舅公老爷姓严,是大户,两人稍稍打听,便知府邸。

    到了的时候,只见严府上下喜气。而杨远山已在门口翘首望了好久。

    “你们总算来了,怎么身上弄得这么脏?”

    杨怀瑾不会告诉山上遇险的事,左右言他就糊弄了过去。

    幸好出来时,下人准备了换洗的衣裳。杨远山赶紧招呼二人去换了再入席。

    这天太热,人一动不动坐着,也能汗流浃背。

    杨怀瑾不知从哪讨来一把蒲扇,‘呼哧呼哧’扇个不停。只是丝丝凉意,竟往身后的阿初身上袭来。

    杨怀瑾看着有时懒散,有时又很执拗,对着某人某事却说一不二的坚毅。

    等严家人搀扶着九十高龄的严老太爷出来,众人起身相贺,“祝严老太爷寿如松柏!”

    严老太爷老眼昏花,说着,“怀、、、怀、、、呢?”

    杨远山领着杨怀瑾磕头敬茶,“在这呢在这,我们都来看您老啦!”

    等回了座,阿初就听见杨怀瑾低头自言自语,“舅公活到这岁数,享尽人世冷暖百态,有甜有苦,就算此时去了,也是值当了。”

    呃。杨怀瑾那张乌鸦嘴啊。

    一语成谶,那舅公老爷真的死了。

    下人送上一碗飘着红丝的糯米丸子,原是有寓意。哪想严老太爷就噎住了,喘不上气,旁边的子孙光顾着招呼亲朋,谁也没在意。等到下人发现人不行的时候,那舅公老爷脸色由憋红急转紫色,青筋逼起,不过一会功夫,眼白一翻就这么坐着过去了。

    这一日严府哭喊连连,哀嚎不断。

    真是红事办成了白事啊。

    阿初不禁感叹;若是让杨怀瑾咒咒自己的仇人,是不是不用筹谋报仇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