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造车就这么容易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板寸儿童老师接着说:

    “这时候,距离 sop 还有个月,但模拟计算发现排放还是达不到国家标准,咋办呢?

    减阻吧!

    什么是减阻?简而言之,就是减少空气阻力。

    前保加宽点,后视镜缩小点,轮胎换个低滚阻,底护板加长加长再加长。

    光顺重做一遍、结构重做一遍、cfd 重做一遍,终于搞定!

    结果发现 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评分又多了个行人保护!

    还得改善!

    又过了俩月,行人保护功能也做进了项目中。

    回头一看,发现项目节点已经推迟了 5 个月,后面时间不够了!

    推迟 sop 吧。领导又一巴掌扇过来:给我压缩开发时间!必须抓紧,时间不等人!

    那就只好硬着头皮开始压缩。

    同学们,怎么压缩呀?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同学么踊跃举手,纷纷回答:

    “结构优化快一点行不行?”

    “耐久少跑几万公里行不行?”

    “模具早一个月造出来行不行?”

    “起步生产爬坡快一点行不行?”

    “服务外包行不行?”

    “请国外高手设计行不行?”

    ……

    板寸儿童老师笑着道:

    “唉!

    不行也得行!

    sop 推迟一个月就少卖 1 万辆车子,少卖 1 万辆车子公司利润就少 1 个亿,利润少 1 个亿领导们的年终奖就少5 千万。

    领导的年终奖怎么能少?

    再哭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老板!

    开发工作继续加班加点,原本规划要个月完成设计的优化和冻结,凭借着强大的劳动精神,7 个月就完成了!

    怎么样,迅速吧?

    而且,

    排放合格!

    碰撞合格!

    零件都完成定点和 ots(off tool sample 样品观察)计划!

    并且没有任何工程师猝死!

    设计冻结了,虽然推迟了 3 个月,后面批产准备阶段接着继续加班!

    整个开发周期中的技术工作都是围绕着认可(homologation)进行的。

    项目要 sop,必须每个零件都达到质量标准,每个软件都得到认可。

    软件通过检查或主观评价获得认可,零件则要通过试验才能得到认可。

    批产准备阶段就是认可的最后一步,制造实验车辆并完成各种实验。

    一方面车间要优化自制钣金件的质量,一方面督促供应商按时提供零件。

    当供应商送来了新鲜出炉的车轮,你拿着就想往车上装,却被人一把拉住:请先认可!

    这时候你懵了,国外不是认可过了吗?

    事实是,国产化的零件国外已经认可过,但有可能国内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较差,有可能国内外原材料不是完全一样,出来的零件强度就偏低。

    即使是国内认可过的供应商,由于模具寿命到期,重新开了一套一模一样的模具也是需要重新认可的,因为说不定新做的模具哪里就有瑕疵呢。

    这样一来,你就有了多少需要认可的零件呢?”

    陈静芝同学举手回答:“应该是有了四五百个需要认可的零件。”

    板寸儿童老师满意地点点头道:

    “嗯!回答不错!

    那就开始准备认可吧。

    要认可就要有标准,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